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5日透露,上周道交中心执法人员在泊位路段累计查处违停12249宗,路边泊位平均占有率进一步降低至25.54%,交通需求调控初显成效。与之直接关联的是,原特区内四个区域,工作日高峰期车速较上个月至少提高一成。
深圳原特区内自2015年1月1日全面实施路边临时停车收费管理。目前,路边临时停车注册账户已达到389645人次,其中通过“宜停车”客户端注册的达275236人次,占总量的七成,另有71906人次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注册,即通过各类智能手机客户端注册的人群占了绝大多数。上周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呼叫中心接受市民咨询4875宗。
上周,道交中心执法人员持续在原特区内泊位路段严查违停。统计显示,上周道交中心执法人员上岗1891人次,泊位内违停取证6311宗,泊位外违停取证5938宗,共计12249宗,环比上升了40.6%。全市路边泊位平均占用率进一步降低至25.54%。此外,交委透露,自路边临时停车收费试点以来,历史累计查处路边违停已达到119405宗。
深圳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路边停车收费管理的有序开展,路内停车秩序明显改善,违停现象显著减少,交通需求调控初见成效。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月19日至22日高峰时段平均速度20.3km/h,与去年12月份工作日高峰时段相比上升11.7%。其中罗湖区停车收费片区平均速度19.4km/h,与去年12月份工作日高峰时段相比上升10.1%;福田区停车收费片区平均速度19.3km/h,与去年12月份工作日高峰时段相比上升11.9%;南山区停车收费片区平均速度20.9km/h,与去年12月份工作日高峰时段相比上升13.1%;盐田区停车收费片区平均速度21.5km/h,与去年12月份工作日高峰时段相比上升11.7%。
市交委透露,目前交通部门正在研究免费时间延长至10分钟的可行性,争取尽快出台。同时,已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路边临时停车收费进行效果评估,交通部门会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市民意见研究决定是否调整收费标准和收费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