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服务 > 重点业务 > 深圳市路边临时停车服务 > 最新资讯

12日起泊位路段违停正式开罚(图)

来源:发布时间:2015-01-12 15:06字号:【 视力保护色:      

 

在规划的停车区域空空如也,而向两头看去,不少车排起长龙,甚至拐进小路。不得不说,挑首尾的空隙,还真要下一番功夫

“兄弟,你先停,我随后!”别以为跟在别人背后就不会被处罚了,在泊位外停车,一样吃罚单

这两辆车一个堵在停车区门口,一个躲在拐角处以为如此便可逃避停车费。事实上,这样停车不仅会受罚,还影响了交通

像这样只把半截车停入停车位,或许可以避开感应器的检测,但是将面临着违停500元的处罚和补缴停车费

把半截车停在车位外,导致与其他车位的车辆距离拉近,在停放车辆或驶离车位时容易带来安全事故

横跨两个车位不仅是违停,还浪费了一个停车位,这样做很可能会因违停被处罚,更惨的是还有可能触动两个感应器,缴双倍停车费

从图中可以看到,停车区域并没有车辆停靠,而对面一侧却整整齐齐排列了不少车辆。为了逃费,大家也是蛮拼的

这辆车干脆直接停在了人行道上。附近本来就在修路行人出行不便,这还要来添个堵,真的好吗?

这种斜在坡上的停车方式也是醉了,其实前方不远50米处就是空空的停车区

这辆车就是在高峰期停放在非全天泊位里,这样就算缴了停车费也算是违停的

  自路边停车泊位于1月1日正式启动收费管理以来,深圳市民有赞有弹。然而不管有车一族们是否适应,有没有熟悉流程,路边停车收费都已经成为车主们出行时不得不考虑的事项了。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公布新政实施首周情况,道交中心执法人员在泊位路段进行违停拍照取证9000多宗,整体上违停现象有所改善,道路资源得到释放,深圳中心城区工作日高峰期平均车速上升了近一成。鉴于市民对路边停车泊位收费需要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本周内道交中心在新增泊位路段都是采取柔性执法,对泊位内违法车辆,采取发警告通知书同时记录车辆信息的管理方式。

  笔者11日调查多个片区发现,由于还没有正式开始处罚,有小部分车主仍然存在侥幸心理,在泊位外违停,而更有甚者直接占用2个位置以逃避缴费。而网上也出现了不少所谓的“逃费停车攻略”。

  不过,下周一起,道交中心将在泊位路段展开正式执法,届时将加派执法人员,加强执法力度,泊位路段违停每单最低罚款500元。笔者走访了福田区、罗湖区等地的多个泊位路段,梳理了车主们各种为“逃费”而“创造”出的奇葩停车方式,以提醒车主按规定停车。

  首尾停车法

  所谓的首尾停车法,就是在已规划的泊位的路段中,首个泊位和最后一个泊位外停车,在他们看来,既然这一片是停车区,那么停在泊位外应该也没问题。这种停车方式是明显的违停,肯定要吃罚单了。

  卡位停车法

  所谓的卡位停车法,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只把半截车停入停车位,以避开感应器;另一种是停在两个泊位中间,避开前后2个感应器,这也是目前网上传的最火的免缴费方式之一了。不过笔者提醒车主们,这样停车不仅要缴500元的罚单,还有可能需要补缴停车费,更加得不偿失。

  对称停车法

  近日网上流传了一张图,一边是规划好的停车位空荡荡,另一边是整齐停放的车辆却是违停。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市民对于路边停车收费的不满,是一种无声的抗诉。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12日起,这种违法停车方式注定会收到罚单。

  自由停车法

  这是笔者调查发现,车主使用最多的停车方式之一。所谓自由停车,就是随便停,只要有位置就能停。这样停车,不仅阻碍交通,12日起还得吃罚单。

  泊位乱停法

  路边停车泊位分为三种:全天泊位、非高峰(限时)泊位和夜间泊位,每种泊位的可停放时间是不同的。有些车主可能分不清,或是觉得只要不停在全天泊位就不用交钱,故意在白天停在非高峰(限时)泊位和夜间泊位。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停车即使缴费了也是算违停的,车主停车之前一定要看清楚。

 

        


附件下载

分享到: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