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名模拟旅客参加,出动两架飞机;预计11月底投入使用
26日,100多名乘客搭乘航班,模拟从深圳到达台北再返回深圳,前后只经历30分钟。这是深圳机场在T3航站楼开展的最逼真的一次综合模拟演练。这是转场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综合演练,共有2532名旅客兵分多路前往T3参与本次18对航班的演练。与前两次演练相比,此次演练更趋“实战”,不但全程仿照真实的出港和入港程序,南航和深航还分别出动一架真飞机参与演练。
交通设施全面开放迎“大考”
此次模拟旅客有针对性地在全市各区进行招募。来自福田、南山、盐田、宝安、龙岗、坪山、光明等各区的模拟旅客,出行工具包括公交、地铁、大巴、自驾车等,这种安排可真实测试各区旅客抵达深圳机场的时间。
在此次演练中,新建设完成的鹤州立交、机场区域领航高架、新货站等周边道路,机场的地面交通中心(GTC)、卓怿商务楼(CIP)、停车场等涉及交通的设施,全部“开门迎客”。
两班演练航班投入真飞机
同样,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演练真实性,深圳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深圳分公司,分别调派一架飞机参与演练,笔者乘坐的深圳往返台北航班,就是南航模拟的3087T航班,该航班15:10在T3三层的廊翼2号登机口登机,从302停机位滑行约200多米后停在306号停机位,“旅客”下机,全程模拟了约半小时。
本次演练共安排进出港航班各18个,其中国内进出港航班各14个,国际进出港航班各4个。10月26日下午1:30,演练正式开始,旅客们有的通过GTC,有的直接乘车到新航站楼前,随后领取行李,体验国内、国际/地区等进出港流程。
旅客感叹新航站楼太大
即将启用的深圳机场新航站楼是深圳市又一地标性建筑,其钢结构工程曾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新航站楼的全新亮相受到旅客的好评。
模拟旅客黄先生则感慨,新机坪太大了,以后要是远机位,估计得滑行十几分钟,好在新航站楼有62个近机位,碰上远机位的几率还不太大。还有旅客表示,新候机楼太大,可能影响乘机效率,全程步行下来比较累。T3南北长约1000余米,全程步行下来需要20多分钟,而从安检处到达最远机位约650米,步行约10分钟。
先后安排三次大型综合演练
为确保新航站区及配套设施扩建工程启用后的正常运行,深圳机场共安排了三次大型综合演练,演练目标各有侧重。第一次演练是新航站楼的“首秀”,主要是为了检验各类设备和系统的适用性,最大限度地发现各种问题;第二次演练主要针对首次演练中发现问题的项目来开展,同时检验海关、边检各流程的适应情况。第三次则是全仿真的,完全按启用后正常的保障标准进行。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圳机场新航站区的转场启用工作,已成立以副市长张文为总指挥的市转场工作总指挥部,并成立宣传工作、空管工作、口岸工作等十六个专项指挥部,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
据深圳机场透露,预计深圳机场新航站楼11月底投入使用,10月29日市转场工作总指挥部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