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历史信息归档 > 工作动态

智能造桥机提效!仅用20个月完成特大桥施工

来源: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时间:2023-09-22 18:25字号:【 视力保护色:      

 

  9月21日下午,随着一声令下,施工员通过信息平台操纵桩梁一体化智能造桥机,将一片长16米、重40吨的双T梁精准架设到大桥支座上。至此,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梅陇特大桥最后一片预制梁板架设成功,桥梁共342跨施工顺利完成,全球首台桩梁一体化智能造桥机造出其“职业生涯”中第一座桥。

  梅陇特大桥是项目重要性控制工程,位于汕尾市境内,全长5487.2米,大桥的顺利完工为项目主线实现八车道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智造提效

  每跨桥梁节约工期10天

  “为提升建造效率,实现绿色扩建,深汕西改扩建项目牵头研发了桩梁一体化智能造桥机,并在梅陇特大桥建设中投入3台设备同步施工,工期仅用20个月。”深汕西改扩建管理处副总工程师刘敏表示,梅陇特大桥桩柱、盖梁、梁板实施100%装配化施工,每跨桥梁比传统施工节约工期10天。

  桩梁一体化智能造桥机长92米,重580余吨。相比传统现浇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它集成了引孔、打桩、吊装盖梁、梁板以及装配施工等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施工技术,能就地实现桥梁各结构件及桩基础的全部施工,实现了“搭积木”式的桥梁建设模式。不仅如此,造桥机能同时打开4个综合施工技术作业面,效率大幅提高,2.5天即可完成一跨桥梁施工,比传统施工效率提高了至少3倍以上。

  “智能造桥机首次投入使用,我们在桥梁全装配化施工工序的衔接配合、设备的使用磨合上不断优化,以求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刘敏介绍,例如在进行预应力管桩施打工艺中,需要利用造桥机中的垂直度控制调节系统以及信息化辅助手段,保证管桩施打的精度,为此,项目建设者反复进行沙盘演练,不断打磨施工技术,从一开始需7至8天才能完成单跨桥梁施工,到成功实现2.5天高效完成施工。

  工厂化预制机械化拼装

  打造全国装配体量最大桥梁

  梅陇特大桥成功实施构件工厂化预制,依靠智能造桥机“搭积木”的机械化建桥模式,是目前全国装配体量最大的桥梁。大桥所需桥梁构件全部为预制,为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项目依托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对每一片预制梁板按质量支付。

  项目T10标党支部书记孙庆旺表示:“预制梁板的每个生产步骤都连接智能设备控制器、电脑、手机等终端,在现场报验、GPS与电子围栏、人脸识别等环节中,工人、监理质检等现场人员将梁板相关的生产数据实时传输,有效实现对预制梁板的质量溯源。”随后,一体化平台对造桥机使用的每一片预制梁板从原材料、钢筋安装、几何尺寸、保护层厚度等方面评价质量并进行全方位的打分并决定支付比例,保障每一片梁乃至大桥的建设质量。

  “多功能一体化架桥装备及全桥施工成套关键技术,确保了桥梁施工质量及耐久性,促进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开创了无需修筑便道、不落地,全桥预制拼装智能建造的先河。”日前,在中国公路学会组织召开的“深汕西改扩建项目桥梁与隧道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咨询会上,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工刘文杰点评道。

  此外,这种施工模式无需搭设栈桥、修筑施工便道,在不占红线外用地的同时减少了临时用地,且所有桥梁构件均为预制后再运往施工现场,大幅减轻了施工现场的扬尘和噪音,在自然保护区及防噪、防尘要求较高的城区等皆具备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全长约146公里,是目前广东省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全线按照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有效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广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来源:南方日报)

 

        


附件下载

分享到: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