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来源: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发布时间:2016-05-03 18:40字号:【 视力保护色: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我们坚决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按照“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好、滴水穿石”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是交通物流产业稳步发展。加快推进铜鼓航道拓宽浚深工程、太子湾邮轮母港码头工程;建设7个内陆港货站和无水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林查班港等4个国际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制订实施盐田港后方陆域交通改善方案,提升港区服务能力。制订《基地航空公司及国际航线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办法》(初稿),新开国际航线5条,新开通用航空航线2条;深圳机场实现双跑道向北独立离场和24小时通关,高峰小时容量从48架次提高至55架次。认定重点物流企业15家、现代物流项目5项、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2个,物流业增加值达1783亿元,占全市GDP的10.2%。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批复,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机场互通立交开工建设。沙河西路接西部通道侧接线等6个城市道路项目开工,东部过境高速、坂银通道、南坪三期等23个项目加快推进,坂李大道、香蜜湖路-红荔路节点改造等12个项目完工,春风隧道、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等22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制订《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全年打通断头路37条。轨道交通6、8、10号线以及2、3、5、9号线延长线、龙华有轨电车试验线开工,7、9、11号线建设加快推进。亚洲最大地下火车站广深港高铁福田站启用,厦深铁路深圳北站与坪山站之间实现捷运化,轨道四期建设规划方案编制完成。

  三是城市交通治理有序推进。全市路网高峰时段平均车速30.3公里/小时,同比上升3.1%。龙大高速深圳段以及南光、盐排、盐坝四条高速公路取消收费。深入推进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完成二线15个关口、24个耕作口拆除工作,启动16个关口综合交通改善;推进改善深圳湾口岸、高新园片区、深圳北站等重点区域,滨河春风高架、原跨二线道路等主要通道,以及主要立交节点、路口的交通拥堵。加强道路管养,路况水平大幅提高,路域环境全面提升,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完善路边停车收费管理,优化充值缴费方式,调整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泊位设置,泊位周转率提高49%,宜停车注册用户近100万户。有序推进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组织完成11期小汽车增量指标摇号、竞价工作。

  四是公共交通服务逐步提升。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13条,解决了南山高新区、保障房周边等80多个区域公交出行问题,优化新建公交专用道100公里,推广纯电动公交车3616辆、纯电动出租车2746辆,新建公交候车亭656座,投放公共自行车2500辆。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研究制订改革总体方案,积极稳妥推进行业改革。挖掘地铁运能,压缩行车间隔,完成4号线“4改6”工程,提升地铁运营服务。

  五是智能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以35个信息化系统为支撑,汇聚GPS、视频、“深圳通”刷卡、车流车速检测和交运通5大类数据,形成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依托道路交通运行指数,实时监测全市9500多条道路、108个交通小区、13条高速公路运行状态。强化出租车、道路客运车、危货车、泥头车等运行监测,日均超速次数下降32.5%。完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日均受理智慧交通案件1841件,办结率达99.9%,案件平均修复时长同比下降11%。优化完善“e行网”网站和交委政务微博,推出“交通在手4.1”版及微信公众号,搭建“交委-市民”双向信息沟通平台。

  六是简政放权工作成效明显。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消机动车维修企业停业备案、港口危险货物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专项验收等15项行政审批事项,将营运货车二级维护备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核等8项行政审批事项转移给行业协会实施,将占用挖掘路口、公交线路调整等33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给辖区/辖区交通局/专业局实施,修订完善各业务板块权责清单340大项、1022小项,大力推动权责清单网上运行。

  七是行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组织开展“雷霆八号”“东风”等专项整治行动53次,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违章案件28840宗,其中查处各类非法营运车辆4145辆、占全省的37%,端掉假冒出租车等非法营运窝点12个。淘汰营运黄标车1.6万辆,顺利完成治污保洁、节能减排年度任务,节能8900吨标准煤、替代8.4万吨标准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完善客运、货运、道路设施、轨道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库,举行各类应急实战演练10次。对全市18家从事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企业及其储存库区、集装箱堆场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对75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时稳妥化解小汽车限购、出租车、集装箱拖车、驾培等领域不稳定因素67宗涉及2600余人,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行业安全平稳运行。

  八是交委自身建设不断强化。修订完善主任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和“1+9+4+1”廉政制度体系,精简流程,缩短链条,提升效能。完善港航货运管理机构,成立副局级的市港航和货运交通管理局。健全基层机构,成立机场交通运输管理办公室,在光明、坪山、龙华、大鹏新区按街道设置11个基层管理所。配合市委组织部选拔局级干部2名,向委外推荐优秀处级干部5名,提任交流处级干部7名、科级干部和执法员60名,招聘选调干部72名。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刚性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续纠治“四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全委工作作风和执行力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对口帮扶河源、汕尾的任务,我委“双到”工作组被省扶贫办评为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先进单位。

  截至3月3日,为期40天的2016年春运工作落下帷幕。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职员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克服了客流集中、寒冷冰冻天气等困难,海、陆、空、铁四种交通方式共发送旅客1433万人次,圆满完成了春运交通保障任务,实现了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的目标。

  “十二五”是我市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中成效显著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为总要求,坚持深圳质量、品质交通,凝聚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我市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五年,双港物流发展跃上新台阶。我们持续强化海空双港枢纽功能,巩固凸显物流产业支柱地位,拓展提升深圳在国际和区域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深圳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由2251万标准箱增至2421万标准箱,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三。目前,深圳港国际集装箱航线达254条,外贸驳船航线47条,海铁联运班列14条,国际友好港18个,全球下水的5艘3E级最大1.8万标准箱货轮全部挂靠深圳港。

  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由2671万人次增至397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由81万吨增至101万吨。超大型民航客机A380落户深圳,新航站楼顺利投入使用成为城市新地标,深圳迈进“新航站楼+双跑道”的大空港时代。目前,深圳机场共有32家航空公司开通客运航线(其中基地航空公司4家),航线166条(其中国际航线16条),通航国家12个,通航城市123个。

  物流业年增加值由926亿元增至1783亿元,重点物流企业85家,涌现出怡亚通、腾邦国际、顺丰速运等一批知名物流企业。连续五年成功举办深圳国际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展会规模位居同类展会“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过去五年,交通设施建设跃上新台阶。我市国铁、轨道、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形成了现代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得到巩固。

  广深港高铁广州至福田站段、厦深铁路深圳段建成通车,深圳北站、福田站、坪山站、深圳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启用。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全面建成开通,穗莞深城际线、轨道交通三期开工建设。

  广深沿江高速、博深高速、清平高速二期、新彩通道、丹平快速等重大通道顺利建成,外环高速、坪盐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工,打通断头路162条,交委直接管理的交通项目完成投资272亿元。梅观高速、梧桐山隧道、盐田坳隧道等6条高速公路、11个普通公路收费站取消收费,全市道路管养面积达11633万平方米。

  过去五年,交通拥堵治理跃上新台阶。我们综合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挖掘现有设施潜力,开展交通需求管理,加强交通精细组织,构建常态化拥堵治理机制。出台了深圳首部《城市交通白皮书》,实行路边停车收费管理,实施小汽车增量调控,开展深南、南坪等“四横六纵”拥堵带、市二医院等拥堵片区、南头关等拥堵点交通改善,在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的情况下,城市交通运行平稳有序。

  过去五年,公交都市建设跃上新台阶。我们坚持践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推进国际水准公交都市建设,全面提升轨道、常规公交、出租车服务品质。

  轨道二期5条线路全面开通,形成了178公里、118个站点的轨道网,我市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目前,全市共有公交线路915条,公交车辆15074辆,出租车16720辆,公交专用道957车道公里,公交停靠站9497座,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4.96%,公交分担率达56.1%,公交日均客运量达981万人次(其中常规公交567万人次、轨道交通307万人次、出租车107万人次)。

  过去五年,智能交通建设跃上新台阶。我们坚持以智能化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建体系、立模式、编规划、树标准,全面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向科技要管理、要效率、要服务。实施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三屏”战略,成立了我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构建“1+17”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体系,全方位汇聚交通行业数据,建设行业运行监控系统,开通12328咨询服务热线,推出“交通在手”APP应用,为交通管理、交通运行、交通服务提供强大支撑。

  过去五年,行业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大运交通保障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零事故”,为大运会提供了安全、优质、精准、高效的交通服务保障。圆满完成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以及高交会、文博会等重大活动交通保障工作。建立完善“1521”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形成“5+1+9+76”应急预案新体系,全行业死亡事故宗数、死亡人数下降,交通安全形势平稳。深入推进交通综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保障了全市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荣获广东省第四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市交通运输委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升交通发展活力魅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特区的基因和血脉。交通运输作为传统的行业和部门,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以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举措、新的工作风气,进一步改革优化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推进传统运输方式和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大力提升交通发展活力魅力,更好地支撑深圳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锋城市。

  一是重心下沉做强辖区交通。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按照“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权责一致、负荷均衡,重心下沉、夯实基层,下放事权、转变职能”的思路,以完善交通工程项目前期和建设一体化管理机制、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梳理优化委内(下)设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科学合理配置全委决策层和执行层职能,重心下沉,强区放权,强化基层交通建设、服务、监管的执行落实职能,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设置合理、边界清晰、运转高效的大交通管理体制。

  二是简政放权提速提质提效。按照“能撤则撤、能转则转、能放则放”的原则,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出租小汽车营运牌照质押登记等新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的取消、转移或调整,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按照“互联网+行政审批”的思路,推进证照共享,推动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简化审批链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社会公众满意度。

  三是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以市民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行动为契机,以市场化为发展方向,以规范互联网预约出租车为切入点,依法、有序、稳步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实现经营权使用无偿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车辆投放纯电动化、经营业态融合化、运营服务互联网化、行业治理多元化,解决出租车行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逐步实现市场公平竞争和传统出租车的平稳转型升级。

  四是创新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模式。运用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梳理交通基础设施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到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对实物数据进行单元化、模块化、数字化采集,对管理行为进行流程化、标准化、智能化再造,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平台,对全市9108条、总里程6375公里、总面积110平方公里的道路设施进行大数据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提升交通引领保障水平。

  协调就是统筹兼顾、注重平衡、保持均势。我们必须贯彻协调发展理念,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发展战略,全面打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东进拓展、中轴提升、西部优化”三大会战,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一干到底,全面缓解全市交通拥堵,提升交通出行环境,更好地支撑深圳建设协调均衡的现代化城市。

  一是开展东进拓展大会战,加快东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东部轨道走廊建设。加快轨道2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建设,年内启动3号线东延建设;推进轨道四期14号线快线、16、17号线、8号线东延报批;轨道四期规划调整增加南龙快线、10号线东延、16号线与8号线连接线。

  2.加快东部重大通道规划建设。加快东部过境高速、坪盐通道、南坪三期、坪西路快速化、鹏坝通道等建设;推进盐龙大道、龙坪盐通道、丹平快速二期、绿梓大道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银龙大道前期规划工作。

  3.着力打通东部重点交通瓶颈。加快推进春风隧道、东部过境高速市政连接线配套工程(新秀立交、罗芳立交、布心路-爱国路高架)、丹平快速东湖立交等建设工作;加快深南路东延、盐港东立交、明珠道改造等前期工作;打通断头路19条。

  二是开展中轴提升大会战,加快中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快速提升中部轨道交通运能。加快推进轨道6、7、9、10号线、3号线南延、龙华有轨电车试验线建设,年内启动6号线南延、4号线北延建设;加快轨道四期6号线支线前期;结合远景网规划调整,开展新增中轴线、宝龙线等前期工作。

  2.强力打通中部南北轴向通道。加快坂银通道、深华快速路、清平高速二期(北段)等工程建设;加快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皇岗路快速化改造、龙海大道、侨城东路北延等前期工作;开展玉龙通道前期规划研究。

  3.提升中部组团内部路网功能。推进滨河大道改造、石清大道、观澜桂香路、侨香路改善、民乐路、高尔夫大道改造、观天路改造等工程;打通断头路15条。

  三是开展西部优化大会战,加快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西部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轨道11号线、5号线延长段、9号线延长段建设,年内启动9号线南海大道支线建设;推进轨道四期12、13、15、20号线等项目报批工作;结合远景网规划调整,开展新增轨道107线等前期工作。

  2.优化西部关键走廊通行能力。加快桂庙路快速化、沙河西路与西部通道侧接线连接工程、南坪快速二期平南铁路段建设;开工建设沙河西路快速化改造、沿江高速二期工程;推进海滨大道、妈湾跨海通道、G107市政化改造、月亮湾大道快速化改造等前期工作。

  3.缓解西部重点片区交通拥堵。实施高新园片区、深圳湾口岸、宝安等重点片区交通改善;打通断头路7条。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交通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探索绿色低碳之路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打造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打造可持续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大力提升交通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支撑深圳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

  一是打造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1.进一步深化公交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东部公交公司股权划转及优化,妥善处置公交改革一次性成本、西部公交改革等遗留问题。

  2.进一步优化全市公交线网规划布局,新增、优化公交线路65条以上,做好原二线关口、高铁福田站等出行热点片区公交服务改善,打造国际水准公交都市。

  3.加快推动107国道、龙岗大道、笋岗路快速公交走廊交通详细规划,完成10个以上公交路内发车点建设,新增、优化公交专用道80车道公里。

  4.完成西乡地铁公交接驳站、横坑尾公交总站等的建设,推进回龙埔、深大南等临时公交首末站前期工作,对300座以上公交简易站、旧站进行标准化改造。

  5.强化公交行业监管,完善公交服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出台《公交特许经营企业运营指标监督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完善财政定额补贴政策。

  6.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自行车管理平台,年内新增投放公共自行车2000辆以上。

  7.完成轨道二期、三期重要站点交通接驳设施建设,做好三期7、9、11号线开通运营准备,加密既有线路行车密度,改造升级票务系统、导向标志等,提升地铁运营服务。

  二是打造可持续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

  1.落实市委市政府新能源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公交车辆投放,确保全市公交行业电动化率达到70%;鼓励发展绿色货运,引导货运行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

  2.完成福田枢纽地下充电站安全整治,全力推进民乐P+R停车场、机场的士蓄车场等新能源充电桩建设。

  3.全面推进月亮湾、安托山、大运新城等11个新能源立体公交综合车场建设工作,努力缓解我市公交场站缺口大、新能源公交充电难问题。

  4.打造绿色港口,加强深圳港岸电建设,推进全港运输船舶转用低硫油,联合周边城市建设珠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

  5.发挥政策叠加作用,推荐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和全市循环经济资金扶持项目,引导行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提升交通辐射带动能力。

  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城市空间拓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历史机遇,强化深圳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动我市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交通辐射带动能力,更好地支撑深圳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一是推进深圳港有质量可持续发展。

  1.率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企业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投资建设,积极拓展深圳友好港网络,推动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链”;提升泛太平洋海运亚洲会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港论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盐田东港区和大铲湾港区二期集装箱码头深水泊位建设,加快推进西部港区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设,保证大型船舶双向顺利进出西部港区。

  3.推进海铁联运,推动盐田港铁水联运衔接系统扩能改造;推进水水中转,提高华南公共驳船网络覆盖率。

  4.强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启动《西部港区疏港交通规划》、《深圳港铁路集疏运系统研究》;加快推进东西部港区公路、铁路综合服务中心(园区)规划建设。

  5.启动智慧港口建设,构建集信息采集、处理、发布、交换、共享等于一体的信息系统,提高港口物流运作效率。

  二是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1.提升深圳机场定位,力争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将深圳机场列为国际航空枢纽。

  2.推进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第三跑道、T3卫星厅、T4航站楼的规划建设,推进南头直升机场搬迁,加快龙华樟坑径机场建设,启动第二机场选址前期研究。

  3.修改《基地航空公司及国际航线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办法》,扶持开辟国际航线特别是洲际航线,新开国际航线5条以上,推动深圳机场国际化。

  4.培育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发展,协调基地航空公司生产发展用地问题,扶持基地航空公司做大做强。

  5.支持顺丰、UPS、DHL等航空货运企业发展,推进开展跨境电商试点业务,提升机场货邮发展质量。

  6.推进净空保护工作,制订《净空保护管理办法》,编制全市限高图,协调解决前海、留仙洞、深圳湾等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净空限高问题。

  三是打造国家铁路枢纽。

  1.推动赣深客专开工,推进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规划建设,协调争取将沿海客专引入深圳。

  2.推动穗莞深城际线建设,推进深莞惠轨道一体化衔接,推进平南铁路改造,研究厦深铁路深圳北-汕尾、福田-坪山/汕尾快捷线的开行条件。

  四是打造国家公路枢纽。

  1.加快深中通道前期工作,力争先行工程年内开工,尽快打通与珠江西岸的直接联系。

  2.有序推进外环高速建设,加快机荷高速、深惠高速、深汕高速西段扩建前期工作,增强东西向交通通行能力。

  3.加快深莞、深惠边界道路对接,加强深莞惠路网一体化衔接。

  五是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1.积极争创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研究制订《深圳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引导鼓励物流企业高端化与跨界融合发展。

  2.完善物流发展规划政策,高质量编制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修订《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物流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制订《关于加快推进城市配送发展的若干意见》。

  3.做好重点物流企业、现代物流项目等认定及资助,引导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4.继续办好第十一届物博会,巩固物博会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物流与交通运输综合博览会和交通运输领域专业性展会的地位。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提升交通管理服务品质。

  交通是重要的社会民生。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加强智能交通、法治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强化交通精细管理,提升交通服务品质,更好地支撑深圳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

  一是加强智能交通建设。

  1.加大数据中心建设力度,推进机场、码头、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交通监测视频共享接入,配建场站、高速公路等区域监测视频,在17条道路53个断面布设车流检测器。

  2.推进智能公交建设,完成公交决策系统建设,升级完善公交企业调度平台,优化整合智能公交业务平台,构建一体化智能公交应用管理平台。

  3.建成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过程监控与管理系统,通过电子路单实现精细化过程监控,深化车辆违规监测,保障行业安全稳定。

  4.加强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强化12328热线服务,建设50块综合交通信息屏,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提升交通信息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交通精细管理。

  1.进一步推进全市大货运交通组织,实现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过境交通与疏港交通、东中西不同货运流向交通相分离,净化城市交通环境。

  2.提升路边停车收费服务,优化泊位布设,完善宜停车系统功能,进一步方便市民使用。

  3.借鉴上海等城市经验,对隔音屏、交通护栏、交通标识、人行道等交通设施,按照设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养精细化的思路,加强管理,提高品质。

  4.针对市民反映强烈、慢行强度较高的轨道周边以及办公、商业、居住、学校等集中片区,建设完善风雨连廊、自行车道等设施,全面提升交通环境。

  三是加强法治交通建设。

  1.争取出台《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修订)、《有轨电车运营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加快推进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修订)、宝安国际机场管理办法(修订)、道路管理条例等立法项目,完善我市综合交通法规体系。

  2.强化执法监督指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制度,巩固执法案件抽查评议制度,建立复议应诉定期分析通报制度。

  3.深入开展“雷霆九号”联合整治交通运输秩序专项行动,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对象,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全面净化全市交通运输市场秩序。

  4.联合法院开展强制执行联合办案,充分发挥交通交警联办窗口作用,严格落实非法营运当事人吊扣驾驶证工作,进一步提高执法威慑力。

  5.加大对设立非道路标志、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破坏交通设施等路政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

  四是加强平安交通建设。

  1.狠抓安全预防,对各领域、各辖区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检查抽查、巡查督查。

  2.利用技术设备和侦检手段,对人员密集场所、桥梁隧道、危化品运输车辆、公交客运车辆、地铁、重大节假日等易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特种设备、敏感时段,进行实时监测,加强管控力度。

  3.对港口危化品仓储评估和道路边坡排查中发现的70个安全问题,挂牌限期治理;对发现的其他安全问题,边查边治,逐个验收,逐个消号。

  4.组织开展交通枢纽、城市轨道、铁路、民航、道路、桥梁隧道及恶劣天气等各类应急演练,提升交通行业应急协调联动能力,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水平。

  5.密切关注出租车、驾培等行业动态,科学研判、提前介入、尽早解决,全力做好行业稳控,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不稳定事件。

  (六)坚持三严三实要求,提升交通队伍风气面貌。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干部队伍新常态下,我们必须继续践行“三严三实”的各项要求、“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大力提升交通队伍风气面貌,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更好地支撑全市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

  1.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有计划推进各层级干部选拔提任,优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增设高中级专技岗位和管理岗位,拓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空间。

  3.通过公开招考、公开选调等方式招聘一批优秀公务员、职员,合理调配委属各单位(部门)各层级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4.举办各类交通专题业务培训,组织新招聘公务员和全体交通协管员开展军训和素质拓展培训,推荐优秀干部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

  5.强化“政府+高校+企业+协会”行业人才建设工作格局,组织交通物流企业校园招聘等活动,举办道路运输驾驶员、汽车维修等6个项目技能竞赛,打造交通物流人才高地。

  6.持续开展文明出行志愿服务行动,做大做强交通志愿服务品牌。实施关心关爱计划,创新“交通杯”等文体活动载体,营造创优争先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对口帮扶河源、汕尾16个交通项目,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工作。

  二是加强廉政建设。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立覆盖全委的责任体系,实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报告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述廉考评工作机制,制定约谈函询管理办法,强化责任追究,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2.持续完善“1+9+4+1”廉政制度体系,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决策监督和事后廉政回访追责,突出廉政监督重点,切实加强源头防腐力度。

  3.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固化明察暗访工作机制,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整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探索建立容错机制,对于推进改革创新、敢闯敢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给予容错免责,树立敢抓敢管、一抓到底的实干作风。

  4.充分发挥“626”内控体系作用,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功能,嵌入绩效评价模块,实现预算、采购、核算、绩效闭环管理。

 

        


附件下载

分享到:
  【打印此页】